近日,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发布2023年科学技术奖评审结果,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第七二五研究所申报的“高强度止裂钢关键技术及评价方法研究”荣获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该项目团队历经十余年技术攻关,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止裂性能大尺寸双重拉伸试验方法和小尺寸替代试验方法,并成功纳入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通用规范,极大提升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和技术影响力。同时,该实验方法助力宝钢、鞍钢、南钢、湘钢等国内钢厂成功开发出高强度止裂钢,实现了在大型集装箱船高强度止裂钢领域的反超,成为世界第一。目前,国产止裂钢供货量超18万吨,完全实现国产化应用。
首创试验方法 成为国际规范
要想造超大型集装箱船,就离不开大厚度、高强度、止裂韧性优异的船用止裂钢。尽管国内钢铁企业已成功开发该类产品,但产品性能与国际顶级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特别是国外凭借其在止裂钢止裂性能评价技术方面的先发优势,在大型集装箱行业掌握绝对话语权。
探寻一种更为全面、可靠、经济的评价方法成为国内集装箱船止裂钢领域破局的唯一途径。
2013年,由中国船级社(CCS)牵头,七二五所联合国内优势单位组成“国家队”,开展高强度止裂钢评价技术的系统攻关。然而,面对全新的评价对象和应用场景,试样如何设计、如何取样、试验怎么做、结果怎么评判等都是难题。在一次次挫折与质疑面前,项目团队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潜心开展了海量的基础研究工作。为了尽可能让试验数据精确,项目团队先后耗费500余吨钢材,对万余条核心数据进行反复推演与迭代,终于在国际上首创止裂性能大尺度双重拉伸试验方法和小尺寸替代试验方法,并成功将其纳入IACS通用规范,获得国际社会的一致认可。
助力我国反超 成为世界第一
项目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止裂性能相关性表达式,形成止裂性能预测算法,助力宝钢、鞍钢、南钢、湘钢等国内主力钢厂成功开发出高强度止裂钢,实现了我国在大型集装箱船止裂钢领域的反超,成为世界第一。目前,国产止裂钢入选国家《产业基础领域先进技术产品转化应用目录》,供货量超18万吨,经济效益超14.5亿元,成功实现进口替代。
高强度止裂钢项目研究成果现已在新一代水面船舶、全球最大24000TEU级超大型集装箱船、世界首座千米级跨距沪苏通长江大桥、世界跨度最大甬州铁路西侯门公铁大桥等重要装备中获得广泛应用,有力支撑了国产大型装备的安全可靠性设计,显著提升了国内钢铁、船舶和桥梁行业利益和国际竞争力。未来,国产高强度止裂钢将进一步推广应用到极地船舶、液化天然气(LNG)储运装备、海工平台等领域,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及广阔的应用前景。(高珍鹏 徐兆琦)



前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