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船舶报
03:党建园地
~~~这三位七二五所员工好样的!
~~~——记国家级技能大师、中船集团七一二所刘忠宝
中船集团系统工程研究院——~~~
~~~——中船集团大连公司工程公司与大连理工大学船舶工程学院开展共建活动
扎根一线创价值 技能报国筑匠心
——记国家级技能大师、中船集团七一二所刘忠宝

  卞欣可 涂杰

  “不管大家在什么岗位,都有自己的价值,找准定位并为之奋斗,就会越做越好,越做越有成就。”面对采访,刘忠宝如是说。扎根生产一线18年,从懵懂青年成长为国家级技能大师,他生动地诠释了技能成才的深刻内涵,更用匠心点亮了无数后来者的追梦之路。

  今天,让我们走近国家级技能大师、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技术能手、中船集团第七一二研究所长海电推公司刘忠宝,聆听他的匠心故事。

  精雕细琢 淬炼匠心

  从职场新人到技能骨干的成长之路

  在老一辈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一支仅十余人的研发团队,依靠简陋的试验场地、简单的试验仪器,成功研制出核心产品并顺利转入批量生产。也正是这一时间,作为七一二所首批从校园招聘的专业技能人才,刘忠宝的故事在这里开始。

  “上一代产品是前辈们一步一步试验、一点一点累积出来的,是扎扎实实干出来的。那时,团队挤在一个棚子里。南湖夏天蚊子非常多,大家总被叮一身包,冬天又非常冷,长时间和冰凉的实验器材打交道,满手都是冻疮。大家白天工作、晚上试验,熬到凌晨两三点是常有的。”回忆最初那段奋斗时光,刘忠宝感慨道。

  从正式踏上工作岗位的那一刻起,刘忠宝就立志成为一名高水平专业技能人才,为国家科技事业贡献力量。该型产品生产工艺复杂、工艺路线长且技术要求高,涉及多个精细环节。为了尽快掌握更多专业知识,刘忠宝刻苦钻研,不舍昼夜。越是遇到不懂的问题,他就越是不放过。同事们总能看到他拿着工艺文件,对着机器设备不停摸索思考的身影。

  “当年认识他的时候,觉得他性格稳重踏实,也不是个幽默的人。回家之后不刷视频不玩游戏,陪完孩子就是学习充电,即便加班很晚回来念叨着太累了,第二天依然精神抖擞去上班。”作为并肩作战的“战友”,家人见证了刘忠宝咬牙坚持的成长历程。正是凭借这种坚持不懈的钻研精神,他迅速熟练掌握了产品核心工序的操作技能、工艺参数及关键质量控制点,快速成长为技能骨干。

  创新致远 厚积薄发

  从“怎么干”到“干得好”的攻坚之路

  十余年来,随着生产任务不断增加,生产人员也变多了,各类型产品的生产任务被集中到生产中心,亟需一个好的体系来支撑生产运行。面对并不成熟的生产线,如何优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成为刘忠宝的革新方向。

  “这么多人,这么多业务,这么多车间,真的太困难了。”回忆起那时的困境,刘忠宝习惯性皱起眉头,“箭在弦上,身上背着时不我待的使命,就必须要自力更生、不等不靠,遇到什么问题,就快速解决什么问题。”

  建章立制是把一切工作厘清理顺的基础。刘忠宝坚持每天下午五点到各个车间调研座谈,以问题为导向,探索设计生产管理制度,规范员工行为,细化运转流程。通过反复实践与改进完善,他制定了《生产管理办法》等13个规则制度,建立了适用产品生产的管理体系,使得团队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有法可依、赏罚分明也更加激发了大家工作的积极性,为后续生产攻坚打下基础。

  工艺工装的改进创新也十分重要。“忙碌的生产之余,晚上静下来的时间就用来试验、调整、记录、修改工艺,每个数据都要经过无数次的反复修正才能得到。”那两年,刘忠宝带领团队成员解决了数个重要生产工艺难题,通过对设备设施、方法流程的优化改进,在保障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创新提出产品制作优化工艺,使成品率提高到100%,解决了该部件生产数十年的工艺难题;提出的工装工艺使产品合格率提高到99%以上,每年节约大量成本;先后获得国家级质量控制(QC)成果1项、省部级QC成果5项。

  一路走来,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总结提炼方法,刘忠宝做事最大的特点就是很有韧劲。他说:“不管多难多苦,我总有一定要干成的决心。”也正是这些历练,使他成长为七一二所该产品“生产技术第一人”。2018年,他被中船集团授予“技术能手”的荣誉称号。

  突破自我 勇攀高峰

  从技术专精到团队奋战的引领之路

  随着生产条件大幅改善、管理制度逐步成熟,培养一支人员相对稳定的高素质生产技能团队,成为刘忠宝的下一个挑战。基于生产团队多年的生产经验,他探索构建了技能人员岗位能力标准和星级评价体系,将制度管理、员工薪酬、人员晋升等核心要素融合为一体,不断促进生产管理有序规范、高效高质。

  “宝哥给大家的印象是严肃、不苟言笑的,但他总会默默帮助我们。驻扎生产基地的晚上,我们常在江边散步,他就讲思路、讲方法,把自己的生产管理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再由我们传递给大家执行。久而久之,团队的凝聚力和行动力渐渐提了起来。”团队成员对刘忠宝佩服得五体投地,将之视为职场亦师亦友的“引路人”。

  通过运用“精益思维”,刘忠宝带领团队设计了产品数十个工步的生产操作流程,使工序平衡率提高至90%以上,每年节约大量的生产成本,获全国精益管理项目优秀成果奖。通过精益管理,他带领大家高质量完成了生产任务,获得了用户一致好评。

  大师之路 传承创新

  以大师匠心点亮技能成才的筑梦之路

  2025年,刘忠宝被评定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听闻获奖消息,他十分激动:“个人发展离不开平台支撑,七一二所产业发展逐步壮大,技能人才有了更大更好的舞台,我们才能好风凭借力,在更好的平台不断成长、贡献价值。把产业做大了,平台做好了,各个岗位才能都有更好的发展。”

  作为党员骨干和技能骨干,近年来,刘忠宝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通过搭建劳动竞技平台、推行“师带徒”学徒制培训、实施岗位星级积分制等方法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三型”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培养了一批能够独挡一面的优秀技能骨干。在他的“传帮带”之下,团队涌现出多名车间主任、班组长和工序骨干,形成了一支能吃苦、讲规矩、善思考、勤分享的技能骨干梯队。

  近日,长海电推公司正式成立了技能创效团队,刘忠宝担任团队负责人,将带领一批骨干技能人员,深入一线全面开展生产提质创效工作。“我们希望通过辨识管理、运营和生产制造等成本要素及质量控制点,落地产线物料管控、工序流程再造、工艺装备优化、作业环境改善等创新创效工作,探索出一套技能成才机制,实现员工自我能力的不断提高。”他说。公司对技能人才培养寄予厚望,刘忠宝也积极响应号召,正在积极筹备,计划成立“大师工作室”,带领更多技能人才创新创效,以匠心成就价值。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他们获得了1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奖项和20余项所级奖项。面对成就,刘忠宝说:“团体和个人得到的认可越来越多,我也越来越感觉到自我价值一步步在实现,多年的技术、技能沉淀终有成,工作没白干,干得更有意义。未来,我会一直努力干下去,创造更多价值,带领团队作出更大贡献。”

  后记

  用18年的坚守与热爱,刘忠宝完成了从“匠”到“师”的出色蜕变。他扎根一线,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打磨技艺,以创新突破的精神攻克难关,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技能成才”的真谛。他的故事,不仅是个人的奋斗史,更是无数技能劳动者追逐梦想、匠心创效的缩影。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船舶报社
Copyright © right 中国船舶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党建园地
   第04版:金色码头
   第05版:产经专刊
   第06版:产经上下游
   第07版:产经行业风
   第08版:应用天地
见义勇为!
扎根一线创价值 技能报国筑匠心
“谋”字在先 “学”字当头
党建共建聚合力 企院融合共发展
中国船舶报党建园地03扎根一线创价值 技能报国筑匠心 2025-04-25 2 2025年04月2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