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小俊 许俊艳
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的国企,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对凝聚党心民心、团结各方力量,助力实现国企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及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有着重大现实意义。如何在学习教育中充分发挥国企优势,凝聚人心、团结力量、完成使命,笔者提出几点思考。
国企关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学习教育要有深度
为使广大党员干部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度融入工作、学习和生活,避免“左耳进右耳出”,国企党委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必须有深度,让党员干部真正有所触动、深受启发、深感其重要性。
国企党委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时,均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对学习教育进行全面细致的安排。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让企业领导干部深入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党员大会则为全体党员提供了共同学习的平台,通过集中学习和讨论,加深党员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理解。“三会一课”制度作为党的组织生活基本制度,也是开展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和党小组会,上好党课,使党员在常态化学习中不断深化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认识。
国企党委为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必须积极创新学习教育方式,特别是借助当代网络媒体,举办线上网络培训班,让广大党员干部能够随时随地自由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例如,中船集团党组利用中船e学在全系统党员中举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网络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讲授《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铁规矩、硬杠杠,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等八门精品课程。这些精品课程内容丰富、针对性强,从不同角度深入解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通过学习这些课程,中船集团全体干部党员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学习提升到新高度,学习过程从浅入深、由表及里,实现了学深悟透的目标。同时,在全体干部党员中掀起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热潮,受到中船集团全体干部党员的广泛好评和喜爱。这种创新学习方式,使党员干部能够根据自身时间和需求灵活学习,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加深了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理解与把握,确保了学习教育的深度。
国企关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学习教育要有广度
国企作为庞大的社会组织,决定了其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必须具备广度。
学习对象有广度
国企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要覆盖企业的各个层级、各个组织、各个单元和各个岗位,实现点、线、面有机结合,企业、车间、班组、岗位全面覆盖,不遗漏任何一个单元、小组织和小岗位。在学习教育中,要充分调动全体干部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以中船集团为例,其党员分布广泛,不仅遍布国内各地,还延伸至国外;有的身处繁华都市,有的扎根偏僻山野;有的坚守高山之上,有的奋战海上一线;有的在船上作业,有的在桥上忙碌;有的常年在室内办公,有的长期在户外工作。由于工作性质不同,党员岗位差异显著。
对于如此庞大的企业集团,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必须确保学习对象的广泛覆盖。无论党员干部身处何地,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都要延伸到那里,保证每个党员都能参与学习,将学习教育成果运用到不同的工作场景和工作生活实践中。
在企业总部,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是重点的学习主体,他们的作风对整个企业风气有着重要影响。通过学习,促使他们以身作则,带头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科研院所,科研人员是重要学习的群体,要引导他们在科研工作中保持严谨作风,杜绝浮躁和学术不端行为。在生产车间和班组,一线工人党员是关键的学习主体,要让他们在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对于驻外机构的党员,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适宜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在异国他乡也能牢记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维护企业和国家形象。
学习内容有广度
大型国企业务范围广泛,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内容适用的场景和实践复杂多样,既受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影响,也受人员素质和心理特征制约。这些不可控因素往往会对国企生产经营业务的拓展和发展形成阻碍,因此要求国企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内容具有广度,深入研究在复杂情况下坚持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确保生产经营任务顺利完成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例如,中船集团的业务涵盖海洋防务装备产业、船舶海工装备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航海服务产业等。在这些不同业务领域,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体现和应用方式各有不同。在海洋防务装备产业,涉及国家国防安全,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确保项目顺利推进,杜绝任何浪费和腐败行为。在船舶海工装备产业,与国内外客户合作频繁,在商务谈判、项目执行等环节要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秉持诚信经营作风。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创新研发的同时,要防止科研经费使用等方面出现违规行为。在开展海外业务时,要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在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基础上,与当地客户和合作伙伴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国企关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学习教育要有长效性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学习教育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国企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必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保障学习教育持续深入开展,避免出现“一阵风”式的短期行为。
建立健全制度保障
国企应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长效制度。明确学习教育的目标、内容、方式、考核等方面要求,使学习教育有章可循。比如,制定定期学习制度,规定每月或每季度开展一次集中学习;制定考核制度,将党员干部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与评先评优、晋升等挂钩,激发党员干部参与学习教育的积极性。
加强监督检查
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国企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通过日常检查、专项检查、不定期抽查等方式,及时发现学习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督促整改。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严肃查处,绝不姑息,形成有力震慑。
注重成果转化
学习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将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推动企业作风建设和各项工作开展。国企要建立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机制,引导党员干部将所学的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解决工作中存在的作风问题。例如,在企业生产经营中,严格控制成本,杜绝铺张浪费;在与客户合作中,坚持诚信原则,杜绝不正当竞争。
营造长期学习氛围
通过多种方式营造长期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浓厚氛围。利用企业内部刊物、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平台,持续宣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学习教育成果,让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影响。同时,定期组织开展学习交流活动,鼓励党员干部分享学习心得和实践经验,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国企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一项重要且艰巨的任务,需要在高度、力度、深度、广度和长效性等方面下足功夫。国企党委要深刻认识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不断创新学习方式方法,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通过深入开展学习教育,使国企党员干部深刻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内涵,自觉在工作和生活中遵守相关规定,以优良作风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贡献国企力量。
在今后工作中,国企要不断总结学习教育经验,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完善学习教育的内容与方式,使学习教育始终契合时代发展要求和企业发展需要。同时,将学习教育与企业生产经营、改革发展等各项工作紧密融合,以学习教育促进工作开展,以工作成果检验学习教育成效,形成良性互动的良好局面。唯有如此,国企才能切实发挥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不断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为国家繁荣富强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冯小俊系山西平阳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党群人事部主任、党总支书记;许俊艳系山西平阳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党群人事部高级政工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