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船舶报
06:产经上下游
我国首套新造船碳捕集系统交付
船舶碳捕集产业化再迈新步

  日前,我国首套新造船碳捕集系统正式交付,山东海运股份有限公司新造的8.2万吨散货船“山东鑫盛”号将借助该系统实现减碳。该系统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研制,应用于新船标志着我国在船舶碳捕集产业化应用方面迈出了新的一步。

  该碳捕集系统是国内首个涵盖“吸收—解吸—压缩—液化—存储—过驳”全工艺流程的散货船碳捕集装置,七一一所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船舶碳捕集技术的难点在于,如何在空间有限、工况复杂的远洋船舶上实现稳定、高效且低能耗的运行。七一一所成功突破了高效吸收剂吸附、分区参数控制等核心技术,使该系统在保持二氧化碳液化率99%、液态二氧化碳纯度99.9%的高标准的同时,有效降低系统能耗和二氧化碳耗散量,并提升了储罐存储能力,有效适配于远洋船舶复杂的运行环境。其捕集的二氧化碳可进一步用于生产甲醇、建筑材料等高附加值产品,形成“捕集—利用—再循环”的闭环,不仅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更能为船舶运营者创造额外的经济价值。

  2024年,七一一所曾成功交付碳捕集系统用于集装箱船改造项目。此次该系统用于新造船标志着船舶碳捕集技术实现了从“后期加装”到“源头设计”的重要迭代。项目人员特别针对散货船的船型特点对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使该系统在空间布局上更加紧凑集成,在能源管理上更加智能高效。这种“量身定制”的设计,解决了碳捕集系统与船舶集成的难题,降低了未来在新造船舶上预装该系统的门槛,为后续规模化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工程实践基础。

  面对国际航运业日益提高的碳减排目标,船舶碳捕集技术提供了一条现实的过渡路径。其可在不改变现有船舶化石燃料动力系统的情况下,有效降低碳排放,具备广阔的产业化前景和巨大的推广潜力。该项目是七一一所和山东海洋集团联合打造的国产化装备研发与实船应用的示范项目,是深入贯彻落实“双碳”战略的具体实践。从2023年3月签署战略协议,到同年12月签约全球首个全流程船舶碳捕集合同,再到此次新造船试航交付,双方高效合作,展现了我国在绿色航运技术领域的“加速跑”。未来,七一一所将继续从航运业减碳全局出发,致力打造涵盖产品认证、开发、装船示范的完整技术推广链条,并积极推动船舶碳捕集产品的国际认证和标准建立。

  另悉,在日前举办的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CIIF 2025)上,七一一所研制的船用碳捕集系统荣获“CIIF绿色低碳奖”。CIIF专业奖项授予具有较高专业化水平、较强创新能力和较大发展潜力,能为规模企业和初创(创新型)企业发展提供动力,为世界科技发展和新的工业文明提供突破的新兴工业产品。七一一所船用碳捕集系统获奖,充分说明了该产品的技术水平与行业意义。

  (齐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船舶报社
Copyright © right 中国船舶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党建园地
   第04版:金色码头
   第05版:产经专刊
   第06版:产经上下游
   第07版:产经船海事
   第08版:应用天地
国家计量数据建设应用基地主办国际论坛
船舶碳捕集产业化再迈新步
淄柴公司L230甲醇发动机“双喜临门”
玉柴船电获全国首张船用产品检验数字化应用认可证书
江苏佼燕:“掌舵”救生艇市场
10月船板价格或低位震荡?
广告
广告
广告
济南昌林气囊容器厂有限公司
广告
广告
广告
欢迎刊登分类广告
中国船舶报产经上下游06船舶碳捕集产业化再迈新步 2025-10-10 2 2025年10月1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