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船舶报
06:产经上下游
IMO技术专家解读航运脱碳实践与任务:
航运业绿色转型需全链条安全护航
  AI生成

  记者 吴秀霞

  “实施国际海事组织(IMO)温室气体(GHG)战略、实现航运业净零排放,需要在多个领域持续发力,包括提升能源效率,制定有效的监管激励措施,推动能源转型;建立船用燃料可持续性评估框架,为海运从业人员制定完善的安全规定与更新的培训标准,加强技术合作与能力建设,加大投资力度并拓宽融资渠道等。”在日前举办的第十四届绿色船舶技术中国2025峰会上,国际海事组织(IMO)海事环境保护委员会技术专家Eugenie Vandoorne就欧盟助力全球航运业安全绿色转型过程重点应对方案进行了介绍。

  Eugenie Vandoorne表示,欧盟在全球航运脱碳行动中表现卓越。通过一系列前瞻性政策与切实行动,欧盟大力投入能够塑造海运未来的技术、基础设施与合作项目。其监管框架,如海运燃料法规(Fuel EU)和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 ETS),释放了明确的可持续燃料需求信号,同时保持技术中立性,鼓励各类创新技术发展。在资金支持方面,欧盟通过专项科研与基础设施资金,加速相关技术与方案落地应用。在IMO框架下,欧盟全力支持净零框架的通过,致力为具有全球性特质的海运行业制定解决方案。

  燃料替代首先需要保证安全

  Eugenie Vandoorne指出,欧盟的工作重点聚焦两大方向。一是明晰可行的低碳、零碳燃料路径及扩大清洁推进技术的应用规模,不同技术方案如甲醇、氨、氢、先进生物燃料,以及适用于短途航运与港口作业的电气化方案,在不同时间维度、针对不同船舶类型展现出应用潜力。二是确保这些技术与方案的落地过程安全、可靠且符合社会责任。这意味着要将船舶设计、加注作业、港口基础设施规划,与人员培训、船级认证、标准制定及资金支持紧密结合。通过 “欧洲连通设施”(Connecting Europe Facility)、“欧洲地平线”(Horizon Europe)、“创新基金”(Innovation Fund)等项目,欧盟已成功调动定向资金,推动替代燃料基础设施建设与零排放水上交通创新项目的启动。

  “能源转型过程中,安全始终是首要考量的因素。” Eugenie Vandoorne指出,行业与监管机构必须确保替代燃料与新型推进系统至少不低于传统燃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部分替代燃料存在相关风险,在扩大应用前,需建立完善的加注作业流程、材料兼容性评估机制及应急响应预案。例如,新型造船材料与轻量化解决方案虽能显著提升能效,但也带来了独特的安全问题。复合材料与先进材料需通过严格的防火性能验证,依据《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规则完成等效性证明,并纳入全生命周期考量。船级社与规则制定机构正发布相关指导文件,在保障安全的同时避免抑制创新,为设计人员提供支持。

  电能存储的快速发展与锂离子电池的广泛应用,也给海运行业带来了安全与物流方面的挑战。Eugenie Vandoorner认为,电池的运输与装载需遵守危险品相关规定,必须采取严格的包装、隔离、监控措施及消防准备,以防止热失控事故发生,保护船员、乘客与港口安全。此外,《欧盟电池法规》及配套运输规则也提高了供应链全流程的可追溯性、可持续性与报废处理标准要求。

  绿色智能转型需要统筹推进

  绿色转型与数字化转型还涉及人文维度。海运产业链中的海员、港口工人、造船人员及服务提供商,都需要掌握新技能,以安全操作替代燃料、运行先进推进系统、管理数字平台,并应对新型风险。因此,技能再培训的投入与基础设施的投入同等重要。培训课程、认证体系及持续学习机会需与技术变革同步发展,确保海运从业人员在转型全过程中始终具备专业能力、适应能力,并得到充分保护。

  Eugenie Vandoorner表示,数字化与互联系统是船舶提升能效、实现自主运营及优化物流的关键支撑,但同时也扩大了网络威胁的攻击面。IMO的《海事网络风险指南》及其最新更新内容,为船舶与港口的网络风险管理设定了明确要求。欧盟的应对思路是,将数字创新与强制性风险管理、测试验证、船员培训及应急响应预案相结合,确保运营韧性不再是事后考量的因素。

  “燃料选择、船舶系统、新型材料、货物规则、港口基础设施、应急响应及网络韧性 —— 这些问题必须统筹解决。”Eugenie Vandoorner强调,必须采取综合性方案:明确的监管要求与安全标准、港口基础设施投入、定向科研创新与技能培训项目,以及能激励安全、可验证减排行动的融资环境。欧盟将继续与国际合作伙伴及IMO开展合作,确保全球规则与技术发展同步演进,在不影响安全、不破坏公平竞争环境的前提下,实现规模经济效应。

  Eugenie Vandoorne还指出,今年举办的汉堡国际船舶及海洋工程展(ShipTec 2025)将深入探讨如何为新型燃料提供认证、如何确保船员能够胜任、如何调整港口应急计划与消防能力,以及如何为新型燃料安全落地提供资金支持等问题。船级社、港口、船旗国、保险公司及国际组织等全行业的共同努力,定能让绿色转型成为安全的转型。

  净零框架实施需要大量准备

  10月14~17日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特别会议召开,将正式表决净零框架。如果通过,净零框架实施前还有多项任务有待完成,包括制定IMO净零排放基金治理条款、完成主要燃料路径全生命周期评估、确定零排放船舶(ZNZs)奖励金额、替代燃料认证体系、建立与运行IMO全球燃料信息(GFI)登记册等。

  Eugenie Vandoorne表示,在安全规则与培训标准方面,除MEPC外,其他委员会也参与制定与GHG减排相关的法规。目前,液态生物燃料,如脂肪酸甲酯(FAME)、氢化植物油(HVO))、液化天然气(LNG)、液化石油气(LPG)已有一系列广泛适用的安全规则,包括针对混合燃料的规则。氨燃料方面,2024年12月已通过《船舶使用氨作为燃料的安全临时指南》。氢燃料的《船舶使用氢作为燃料的安全临时指南》正在制定中,计划于2026年通过。船上碳捕集系统的安全与碳核算指南正在制定中,同时需制定船上碳捕集系统使用监管框架的工作计划。人为因素、培训与值班分委员会(HTW)目前正针对使用替代燃料船舶的海员制定培训标准。2025年6月已通过《使用替代燃料及新技术船舶海员培训通用临时指南》,为海员应对新型燃料和技术提供了初步指导。随着各项措施的逐步推进和国际合作的不断加强,航运业有望在实现净零排放目标的同时,确保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船舶报社
Copyright © right 中国船舶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党建园地
   第04版:金色码头
   第05版:产经专刊
   第06版:产经上下游
   第07版:产经行业风
   第08版:应用天地
航运业绿色转型需全链条安全护航
三棵树船舶涂料获CCS工厂认可
三先船舶着力打造防火风闸一流企业
Everllence为系列新造箱船提供全套推进系统
铁锚焊材深耕船舶高端焊材赛道
钢价继续弱势运行
中国船舶报产经上下游06航运业绿色转型需全链条安全护航 2025-10-17 2 2025年10月1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