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船舶报
04:金色码头
寻秋栗香,故乡情长

  □ 徐莎

  当金黄银杏缀满枝头,秋意便悄无声息浸满了时光。于我而言,秋天最深刻的味道,从不在街景的浅淡里,而藏在千里之外的故乡——那是迁西板栗的醇厚,是血脉里的乡愁,更是这个十月,我踏寻而去的温暖旅程。

  父亲年轻时参军离乡,因而我在洛阳出生长大,从未在迁西真正生活过,但“迁西”二字,早已被父亲烙进了我的记忆里。儿时的秋夜,他总爱坐在灯下,摩挲着旧照片讲起故乡的秋:漫山栗子树染着深绿,成熟的板栗堆成小山,炒栗子的甜香能飘出半个村。“咱迁西是最负盛名的板栗之乡,有全国最好吃的栗子,这是秋天给咱的恩赐啊!”说这话时,他眼角漾着光,连手上早年爬树摘栗留下的浅疤,都似带着暖意。“那时候爬树够栗子,壳扎得手出血也不觉得疼,就盼着剥开一颗,能香甜到心里。”我彼时只当故事听,却没曾想,有朝一日能亲自走进那片他念了半生的栗子林。

  十月初的迁西,板栗丰收已近尾声,栗子林里却仍藏着秋的余韵。天刚蒙蒙亮,我们便揣着期待,拎上长杆、戴上厚手套,往山林里去。第一次踏入栗子林,我竟看得有些失神:高大的栗子树挨挨挤挤,阳光穿透枝叶,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零星的栗子球或挂在枝头,或滚落在厚厚的落叶间,像秋姑娘藏起的珍宝。

  “别光看树上,地上的好货多着呢!”三叔的笑声拉回我的思绪。我蹲下身,在落叶堆里细细“寻宝”——每拨开一层枯黄的叶子,都可能藏着一两颗圆滚滚的栗子球,带着刺儿,像不肯轻易露面的小调皮。栗子球扎手得很,三叔却有诀窍。他把栗子球踩在两脚中间,轻轻一碾,壳就“咔嚓”裂开,红棕色的板栗滚出来,油亮油亮的,像撒在地上的小宝石。我学着他的样子试了试,看着栗子破壳的瞬间,忽然懂了父亲说的欢喜——这大概就是秋天最质朴的仪式感。不多时,布袋就被我们装得鼓鼓囊囊。

  回到家时,奶奶早已守在土灶旁,就等我们的“战利品”。她的炒栗法子是祖上传下来的:先把板栗泡软、划口,再倒进铁锅,添上几把干柴慢慢翻炒。柴火在灶膛里烧的“噼啪”作响,栗子在铁锅中跳得热情欢快,时不时发出“嘭”的轻响,像是在与灶边秋虫的呢喃轻轻应和。渐渐的,柴火的焦香裹着板栗的甜香飘满小院,钻进鼻腔,勾得人直咽口水。

  半个多小时里,奶奶始终握着铁铲不停翻炒,锅里的栗子在柴火的热力下渐渐裹上油亮的光泽。待火候刚好,她手腕一扬将栗子拢到锅中央,香甜板栗即将出锅。我迫不及待捏起一颗,烫得直换手,剥开焦脆的壳,暖黄的栗肉就软乎乎地冒了出来,咬下一口,甜香瞬间在舌尖炸开,暖到心底。“城里的糖炒栗子哪有这个香!”奶奶看着我狼吞虎咽的样子,笑得满脸皱纹:“这是咱老家的味儿!”

  我含着栗子点头,心里清楚,打动我的从不止栗肉的香甜。是栗子林里的阳光,是三叔教我剥栗的耐心,是奶奶守在灶前的等待,是这满院的烟火气,织就了故乡独有的温暖。

  这个秋天,我终于寻到了属于自己的秋味。它藏在迁西板栗的醇厚里,飘在土灶干柴的烟火中,更融在挚爱亲人的眼眸间。这味道是秋的印记,更是乡愁的模样。愿你也能在这个金秋,觅得一份属于自己的温暖,让味蕾记住时光,让心底装满牵挂。

  作者单位: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船舶报社
Copyright © right 中国船舶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党建园地
   第04版:金色码头
   第05版:产经专刊
   第06版:产经上下游
   第07版:产经行业风
   第08版:应用天地
寻秋栗香,故乡情长
栗香深处是归途
寻味秋季之栗栗关情
秋栗记
一栗一秋天
一封栗子家书
中国船舶报金色码头04寻秋栗香,故乡情长 2025-10-24 2 2025年10月2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