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船舶报
04:金色码头
一封栗子家书

  □ 杨立凤

  我总觉得,秋天不是从第一片落叶开始的,而是从父母打来的那个电话开始的——“栗子快下树了,今年又给你留了好几袋,都是大个的、油亮的,等你回来拿,或者给你寄去。”电话那头,是父亲爽朗的声音,背景里仿佛还带着唐山老家山野间的风声。作为唐山人,家的味道,骨的记忆,总在每年中秋前后,被这沉甸甸的栗子香唤醒。

  家乡唐山,以“京东板栗”闻名。父母守着那片祖辈传下来的山林,种下了几千棵栗树。这些树,于他们而言,不单是营生,更是沉默的家人。他们熟悉每一片山地的向阳与背阴,清楚哪棵树的果子更甜糯,哪棵树的果实更易剥。春天的花,夏天的果,到了秋日,便是他们一年辛劳与期盼的顶点。丰收的季节,栗苞在枝头绽开刺猬般的笑脸,露出深褐油亮的果实。父母的劳作是艰辛的,一杆一杆地敲打,一颗一颗地拾捡,他们的腰弯向土地,汗水滴入泥土,换来的,是满仓的、象征着丰饶与圆满的收成。

  而在这丰饶之中,有两袋栗子,总是最特别的。那是他们戴着老花镜,弓着背,从成千上万的栗子里,一颗一颗亲手挑拣出来的——要个头匀称,要色泽深亮,要捏上去硬实饱满。这不仅仅是优中选优,更像一种庄严的仪式。他们把自己无法常伴孩子左右的牵挂,把对山外那个世界的想象,把“让孩子在朋友面前有面子”的朴实心愿,都细细地、密密地封存在每一颗栗子里。这已不仅仅是食物,这是一封来自土地的无字家书,是一份沉甸甸的、无需言说的爱。

  接过这两袋栗子,于我,便是接过了一份甜蜜的使命。我乐于充当这丰收的信使,将这份来自我生命源头的厚重与甘甜,分赠给我在城市里并肩作战的同事,分享给我人生中相知相惜的朋友。我渴望让他们尝到的,不仅是栗子本身的软糯香甜,更是那片生我养我的土地的滋味,是那种被阳光雨露和父母汗水共同滋养出的、扎实而温暖的生命力。

  然而,我深知,一份美好的心意,需要以最妥帖的方式交付。我见过朋友对着带壳的栗子束手无策,也见过用菜刀砍得碎屑纷飞的狼狈。于是,我每次都会搬出妈妈亲授的独门秘籍,为这份分享,增添一份充满烟火气的仪式感。

  平底锅烧热,倒入金黄的栗子,“哗啦”一声,像是演出的序幕。而后,必须眼疾手快地盖上锅盖!因为顷刻之间,锅内便奏起一场专属于秋日的、最热烈奔放的交响乐——“砰砰啪啦”、“噼里啪啦”!初时是零星几声试探般的脆响,旋即汇成一片密集的、欢腾的鼓点。那是栗壳在热力下幸福地绽开,是果肉在迅速成熟,是内含的淀粉转化为焦糖,是水分化作了激昂的蒸汽。它们在用尽全身的力气,发出最嘹亮的宣告:“我熟了!我甜了!快来品尝吧!”原本深褐色的栗子,此刻外壳上泛着油亮的光泽,我给剪开的小口子早已绽放成一条灿烂的笑脸,金黄色的栗肉若隐若现。趁热轻轻一剥,壳应声而落,一颗完整、滚烫、香甜软糯的栗子肉便跳入掌心。放入口中,那是一种极致的满足感,干面甜糯,带着锅气特有的焦香,是任何糖炒栗子都无法比拟的、带着手工温度的家常味。

  我常一边为朋友们装袋,一边对他们说:“这栗子,是我爸妈一颗颗挑的,是我一颗颗剪的,是它们自己在锅里‘喊’熟的。”朋友们品尝时满足的笑容,和“哇,真的好甜好香!”的赞叹,便是对这漫长旅程最好的回馈。于是,我明白,我分享的,早已超越了一颗果实。父母将自然的丰收与沉默的爱寄给我,而我,再用这口平底锅,将它化作一份看得见、听得到、闻得着、吃得懂的温暖与甜蜜,传递出去。这口锅,仿佛是一个情感的炼金炉,它将土地的馈赠、父母的辛劳、游子的思念与对朋友的情谊,统统融合、加热,最终淬炼成这满屋的香气和欢声笑语。

  这便是一场从唐山老家山野间出发,穿越千里,最终在都市的厨房里完成仪式的、关于爱的接力。而每一次锅盖掀开时涌出的白雾,都是我对故乡和父母,最深沉的致意。

  作者单位:风帆有限责任公司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船舶报社
Copyright © right 中国船舶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党建园地
   第04版:金色码头
   第05版:产经专刊
   第06版:产经上下游
   第07版:产经行业风
   第08版:应用天地
寻秋栗香,故乡情长
栗香深处是归途
寻味秋季之栗栗关情
秋栗记
一栗一秋天
一封栗子家书
中国船舶报金色码头04一封栗子家书 2025-10-24 2 2025年10月2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