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船舶报
05:产经专刊
三季度全球海工市场:
移动钻井装备订单稀缺 海工市场难言全面复苏
表 1 典型海工装备价格走势
图1 2003~2023年1~9月全球海工市场订单成交金额走势
表2 2013年与2023年全球海工市场主要数据对标
表3 海洋钻井平台头部船东船队数量及平均船龄

  □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 张 辉 中国船舶集团风电发展有限公司 张勤杰

  1~9月,全球共成交海洋工程装备订单92座/艘,成交金额约102亿美元。从订单结构来看,当前各类海工装备成交均出现不同程度回暖,有些船型订单甚至接近历史高峰,但是,移动钻井装备相关的订单却依然极度稀缺。可以说,如果移动钻井装备这类曾经占到全球海工市场成交金额接近50%的船型订单不恢复增长,那么海工市场很难说全面复苏。

  价格上涨,下游需求持续改善

  国际油价上涨带来利好。今年年初以来,国际油价总体在75美元/桶左右波动。进入第三季度,尽管国际原油需求的基本面仍未有实质性改善,但是在供给侧利好因素的支撑下,国际油价开启上升通道。7月,沙特额外减产100万桶,并连续2个月宣布延期减产措施;9月,沙特又宣布将减产措施延期至2023年底。受此影响,国际油价由6月初的68美元/桶一路攀升至95美元/桶,单季度涨幅达28%。

  订单成交方面,英国克拉克森研究公司数据显示,1~9月,全球共成交海洋工程装备订单92座/艘,成交金额约102亿美元。从船型来看,海上风电相关船舶与浮式生产装备是当前市场成交的主力。具体来看,海洋调查船舶成交5艘、2亿美元;移动钻井装备依然零成交,但下游需求十分活跃,船舶租赁活动正在增加;工程施工类船舶成交50艘、31亿美元,包括与海上风电建设运维相关的运维母船、起重船、风电安装船、铺缆船等;浮式生产和储运装备成交13艘、64亿美元;海工支持船成交24艘、4亿美元。

  价格保持向上势头。海工装备新造价格继续保持稳中有升的趋势。各主要船型价格均实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在有统计记录的13种主要船型中,11种船型价格同比上涨,2种船型同比持平。移动钻井装置价格涨幅明显,超深水钻井船新造价格同比涨幅高达22%,400英尺自升式钻井平台新造价格涨幅接近18%。海工支持船价格涨幅较小,同比增长基本在5%左右。

  完工交付方面,1~9月,全球共交付海工装备162座/艘,金额约112亿美元,以金额计算已经接近去年全年交付金额。其中,工程施工类船舶交付数量89座/艘,金额约50亿美元,海上风电相关船舶迎来交付潮,仅风电安装船就交付20艘,创历年新高,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海上风电市场船舶短缺的矛盾。浮式生产和储运装备交付24艘、52亿美元,以金额计算占比46%,包括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半潜式生产平台以及自升式生产平台等。移动钻井装备交付2座,均为自升式钻井平台,创下历年新低。其他类型海工装备交付数量总体变化不大。

  手持订单方面,截至2023年9月底,全球手持海工订单513座/艘、782亿美元。以数量计算同比下降18%,以金额计算则同比上涨11%。其中,移动钻井装备在手订单仅46艘,较2014年高峰时期降幅高达82%,库存基本消化殆尽;建造施工类装备在手订单216艘,随着前两年批量订造的海上风电相关船舶陆续交付使用,在建船舶数量有所下滑;浮式生产和储运装备在手订单57艘、375亿美元,其中FPSO在建28艘、307亿美元,随着海洋油气开发走向深远海,FPSO由于其经济性好、可重新部署等特点,正在受到众多油公司的追捧。

  装备租赁市场持续走强。国际油价持续高位运行刺激了油公司开发热情,今年以来,海工装备租赁市场十分活跃。克拉克森海工市场指数达到102.33点,已经超过了2014年高峰时期的水平。全球自升式钻井平台平均租金达到了12.17万美元/天,环比上涨2.7%,同比上涨13.8%;浮式钻井平台平均日租金达到了31.16万美元/天,环比上涨1.5%,同比上涨19.9%。

  周期重启,市场复苏还差关键一环

  过去20多年,海工装备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市场周期。其中2003~2013年为上升周期,2014年至今则是长达10年的调整期。从目前市场的供需情况看,全球海工市场已经基本调整到位,当前市场初步具备2014年市场高峰时期的诸多特征,比如稳定的国际油价、高位的装备租金以及高达90%左右的装备利用率等。

  不过,从船厂的角度来看,海工装备订单数量却仍然处于过去20年以来的低点。今年年初以来,由于海上风电相关船舶、浮式生产装备等订单有所回落,全球海工市场刚刚复苏的态势似乎又要掉头向下。

  产能不足是制约当前海工订单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2013年以来,全球造船产能持续回落,当前全球活跃船厂数量仅为当时的一半多。2021年以来,全球新造船市场率先复苏,船厂承接了大批量的常规运输船舶订单,目前全球船厂手持船舶订单约25800万载重吨,手持订单保障系数3.57年,未来3年船厂生产负荷都十分饱满。在造船产能供给紧张的局面下,当前全球海工装备产业已经进入卖方市场,船厂接单时可以选择的余地更大,与常规运输船舶相比,海工订单的优先级相对靠后。而且,船东即使有意下单,由于船厂排期问题,交付也需等待2~3年,因此在投资决策时更需要慎重考虑。

  移动钻井装备订单的来临可能成为市场全面复苏的重要标志。目前来看,仅有浮式生产装备、海上风电船舶等船型订单,难以支撑海工市场的全面复苏。从订单结构来看,当前各类海工装备订单均出现不同程度增加,有些船型订单甚至接近历史高峰,例如2022年浮式生产装备订单金额高达174亿美元,而历史上最高值也不过184亿美元;2022年全球建造施工类船舶订单金额约89亿美元,这一数值在过去20年也能排进前五名。但是,移动钻井装备相关的订单却极度稀缺。曾几何时,移动钻井装备订单年成交额高达380亿美元,占全球海工市场的近半壁江山。自2017年以来,全球累计仅成交6座移动钻井装备订单。如果这一类曾经占到全球海工市场成交金额接近50%的船型订单不恢复增长,那么海工市场很难说全面复苏。

  业绩改善叠加船队更新周期,移动钻井装备新订单落地预期增强。目前来看,多数库存钻井平台订单已经落实租约,下游装备租赁需求十分活跃,在租金上涨的带动下,头部钻井平台运营商的财务状况也开始改善。加之目前全球服役的移动钻井装备老化趋势十分明显,20年以上船龄的移动钻井装备占比高达39%,船队平均船龄超过21.7年,船舶更新需求潜力同样不小,新订单落地的预期正在增加。在经历了海上风电、浮式生产装备的订单潮之后,未来几年,移动钻井平台可能再次成为下一波海工市场周期的焦点,而这也很可能成为海工市场全面复苏的重要标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船舶报社
Copyright © right 中国船舶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党建园地
   第04版:金色码头
   第05版:产经专刊
   第06版:产经船海事
   第07版:产经上下游
   第08版:产经行业风
移动钻井装备订单稀缺 海工市场难言全面复苏
箱船巨头将裁员1万人
知名PCTC公司盈利创纪录
中国船舶报产经专刊05移动钻井装备订单稀缺 海工市场难言全面复苏 2023-11-10 2 2023年11月1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