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冉璐
盛夏以澜,清秋将至。不如北方秋季的爽朗,南方的夏末初秋,始终闷热且令人烦躁。天空似被一层薄膜包裹着,就算时而捅破几个窟窿落下点儿雨来,也依然无法带走残暑的余热。作为盛夏的代表,蝉依旧竭尽全力地“嘶吼”着,也许是想有个华丽的落幕吧,可这入秋之际,着实显得有些刺耳了。
穿着厚重的劳保鞋走在厂区内,没几步路便已满头大汗,进入车间后,又是另一股热浪袭来。踏进门的那一瞬间,我只想赶快完成自己的任务后“逃之夭夭”,但今天还得多留一会,得向我父亲打个招呼。
我的父亲冉光余是宜柴公司机加二厂的一名车工,从普通车床干到数控车床,这一干就是三十余年。从小,饭桌上常听父亲讲述工作中的点点滴滴,虽然大多数是充满神秘色彩的机械领域,但每当父亲满脸笑意地说今天成功地解决了某个难题之类的话语,那份喜悦与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多年的耳濡目染下我也毅然决然加入了宜柴这个大家庭。但由于工作性质不同,入厂后我鲜有机会在工作中与父亲碰面,今天算是十分难得了。
默默地走近父亲的工位,看见他正在车床上忙碌着,似乎并未发现我的到来。我不忍打扰他,静静地站在离他不远的地方等候着。恍然间,我发现这是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观察父亲工作时的模样。编程、对刀、攻丝……一套操作行云流水,熟练从容。等待成品产出的过程中,父亲终于发现了不远处的我,点头微笑,神态温和。我走上前去,看着父亲被汗水湿透的衣衫,不禁一阵心酸。我劝父亲歇会,吹吹风扇。他却说道:“待会吧,我再看看活。”开始我还以为是什么高难度工件,父亲不敢分心,后来一问才知道是再常见不过的螺栓。我问父亲:“不就是螺栓嘛,这么驾轻就熟的活,还需要盯着看嘛。”
“是啊,螺栓虽然简单,但也不能出岔子呀,这是对产品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父亲一边看着运转的车床一边答道。
听到父亲的一席话,我犹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感觉父亲在我心中的形象变得更加高大。三十多年,工作的环境设备在变,来来往往的人在变,可父亲那份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没变,那份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没变。所谓心心专一艺,事事在一工,念念系一职。
父亲简单的几句话让我领悟到,即便是再小的、再熟悉不过的工作,也应当一丝不苟地对待。一颗螺栓的分量,不仅仅是加工时那消耗的数小时、一线工人辛勤劳动的见证,更是一个企业能力的体现与象征。于企业而言,正是因为有了员工们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才会生产出更高品质的产品,才会走上更广阔的舞台。如今,我也成为宜柴公司一颗小小的“螺栓”,也希望未来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绽放光彩。
踏出车间大门,忽然一阵清风吹来,拂过满是汗珠的脸颊,十分凉爽。蝉鸣声依然在,却少了几分刺耳,因为我知道,它的一生会一直坚守,为盛夏而鸣,为自己而鸣。
[中船发动机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