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及海工修造企业长期面临着复杂而严峻的安全管理挑战。作业点多面广、危险源种类繁多,加上用工规模大、外包人员流动性强、老龄化趋势明显以及大型特种设备多等问题,使得安全管理成为船舶及海工修造企业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
在这一背景下,舟山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以其独创的“5841”班组安全屋管理模式,为修船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开辟了新思路。该模式强调全员参与和自主管理,通过持续改进和绩效考核形成长效管理机制,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筑牢安全防线。同时,万邦船舶重工(舟山)有限公司也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管理体系的引领下,打造修船产业绿色发展新标杆,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启示。这些创新实践将共同推动修船业向着更加安全、高效、绿色的方向发展。
记者 吴秀霞
创新安全管理模式 搭建“5841”班组安全屋
在船舶修理与建造行业,安全生产一直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梳理总结近年来修船行业相关安全事故的特点及原因可以看出: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工伤事故的主要原因,占事故发生原因的85%,其中,外包员工是发生工伤事故的主要群体。同时,安全管理缺陷主要体现在安全职责不清晰、落实不到位;班组自主管理能力不强,90%以上事故发生在班组;外包队伍对专职安全人员依赖性强。
近年来,舟山中远海运重工积极探索,在其倡导的“策划、交底、审批、确认”八字管理方针引领下,创新性地搭建“5841”班组安全屋管理模式,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该模式实施以来,舟山中远海运重工的安全生产绩效持续稳定向好,还获得了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班组等荣誉称号。
舟山中远海运重工安全总监兼安全环境监督部经理李辉表示,“5841”班组安全屋管理模式以“一个目标、四根大梁、八大支柱、五项基础”为核心框架,旨在实现“零伤害”“零事故”“零污染”的安全生产目标。“一个目标”即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四根大梁”包括全员承诺、网格管理、持续改善、绩效考核,确保安全管理责任层层落实,形成闭环管理;“八大支柱”涵盖了工前准备,TBM晨会,风险管控与危险预知,隐患排查与安全改善,作业行为管理与三个习惯养成,作业环境管理与6S,作业过程管控与作业许可,应急准备、响应与演练八大关键环节,为安全生产提供全方位保障;“五项基础”强调安全责任明确、规章基准完善、安全教育持续、设备工具完好、台账记录齐全,为班组安全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同时,舟山中远海运重工还以“坚决消灭习惯性违章,坚决消灭‘三违’现象”为目标,开展“习惯性违章专项整治”活动。据悉,该举措实施以来,舟山中远海运重工习惯性违章占全部违章比例由89%下降至52%。
舟山中远海运重工十分注重班组安全管理,通过一系列举措的实施,班组成员安全意识增强,该公司安全管理也逐步实现了由“被动执行”向“自主管理”转变。全国优秀农民工、舟山中远海运重工船体协力队班组长刘文富说:“队伍新工人经验不足,安全管理难度就大了很多。安全绩效考核,与其说是对我们的监督,不好说是让我们能够更清楚地负责好每一个安全管理环节。”
李辉表示,班组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工作永无止境。舟山中远海运重工将继续强化安全工作红线意识,在班组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创建ESG管理体系 打造绿色发展新标杆
当前,ESG已成为各行业发展关注的重点,万邦船舶重工(舟山)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创建ESG管理体系,从环境、社会、公司治理三个维度评估企业经营的可持续性,并关注其对社会价值观的影响。
万邦船舶重工副总工程师王永华表示,安全生产管理要素与ESG框架下的多个主题密切相关。在环境维度,该公司持续营造安全文化环境,注重细节管理,营造安全工作环境,并以技术为主导,营造安全生态环境;在社会维度,注重员工成长,致力提升员工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并主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在公司治理维度,构建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预防体系,加强安全信息披露管理,以数字化改变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并追求可持续发展。
万邦船舶重工采取了一系列加强教育培训提升安全水平的措施,包括建立安全培训中心、特种作业培训基地、体感实训中心等,并制定年度专项培训计划,分类进行教育培训,定期开展全员安全学习。其中,体感实训中心配备了真实的模拟场景,让员工能够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实践训练。该中心是集登高作业、有限空间、涂装作业、脚手架搭设、急救培训、消防知识等于一体的多功能HSE培训场所。此外,万邦船舶重工还建立了效果导向的培训体系,并及时通报安全事故,以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其操作技能。
为推动技术创新提升安全水平,万邦船舶重工建设了安全生产管理平台,利用技术手段防范安全事故,安装安全行为智能监控、改进设备、研发智能装备,研发工具工装代替人工作业,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安全风险,保护员工健康。特别是在涂装防腐作业领域,该公司从手工喷涂转向自动喷涂,开启了智能喷涂、节能减碳、绿色生态技术发展的新时代。这一转变不仅节省涂料15%以上,相应减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排放量和碳排放量15%以上,还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施工品质,并增强涂层附着力约30%,延长了涂层保护周期,降低涂层表面粗糙度约25%,减少船舶燃油消耗。此外,该公司还研发了智能高空作业平台和舱室空间作业蜘蛛臂等装备,以新设备新技术改变不安全的作业方式。舱室空间作业蜘蛛臂主要用于货油舱等舱室内作业,替代了普通脚手架使用,从而可以减少脚手架搭设、拆除的危险。
“无危则安,无缺则全。”王永华表示,万邦船舶重工将追求本质化安全管理,达到“思想无懈怠、制度无漏洞、工艺无缺陷、设备无隐患、行为无差错”的状态,助力修船业更加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