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吴秀霞 报道 近日,在山东省港口集团、安徽省港航集团联手盘活下,沉寂十余年的东方造船正加速重启,将在新能源赛道上“涅槃重生”。
据安徽省港航集团披露,截至目前,安徽港航陆海装备公司枞阳船厂项目车间提升工程已完成过半,造船专用设备也在陆续采购之中。下一步,该项目将重点推进供配电系统的恢复工作,全力以赴确保在5月底具备达产条件。按照计划,枞阳船厂将于6月正式开启长江液化天然气(LNG)新能源集装箱船的建造工作。这一举措对于铜陵市打造高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具有重要意义,将有力推动当地产业集群建设与发展。
据了解,安徽港航陆海装备公司枞阳船厂项目由山东省港口集团与安徽省港航集团共同投资建设,总投资6.7亿元,于2月28日在安徽铜陵举行开工仪式,致力打造集制造、维修、拆解于一体的新能源船舶基地。枞阳船厂的前身是安徽省最大的民营船企——东方造船,其由东方造船集团于2007年创立,曾是被无数人寄予厚望的明星船企。2008年8月,东方造船正式建成投产,首批订单就与荷兰船东签订了总价值约9亿元的10艘多用途货船建造合同。根据计划,东方造船总投资10.8亿元,将建成6条船舶生产线,预计年造船能力达40万吨,年销售收入40亿元,年利税4亿元到8亿元。2010年,东方造船曾准备进一步扩大造船基地规模,并筹备再投资建设“远洋特种船舶生产基地”。然而,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东方造船面临接单难、融资压力大等问题,2012年之后开始抛售资产、进行资本重组。2019年,安徽中飞长江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中江氢能)曾计划以东方造船为基地,打造新型氢燃料电池船舶基地,然而这一计划最终未能成为现实。2024年11月,安徽省港航集团与山东省港口集团在青岛签订投资意向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完善港口功能布局、加快新能源船舶制造、谋划内河港航设备产业园等方面加大合作力度,通过整合资源、互促共进,加速推进枞阳县船厂项目合作落地。
按照当前计划,枞阳船厂项目将开展船舶制造、维修、拆解等业务,构建“港口+园区”模式,服务完善铜陵港功能布局,加快新能源船舶制造,致力打造现代化的“新能源船舶修造基地、综合立体枢纽港、先进智造新基地、临港经济产业园”和铜陵船舶、港航装备产业的重要支柱。该项目完工投产后,将打造引江济淮渠首综合立体枢纽港、皖江大宗散货集散中转基地、长江先进内河港航设备产业园,在新能源船舶领域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