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船舶报
07:产经上下游
我国开启首例新造船碳捕集系统试点
1艘新造散货船将安装中国船舶七一一所自主研发的CCUS装置
吸收解析
压缩制冷

  记者 何宝新 

  3月30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第七一一研究所与山东海洋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山东华宸融资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联合实施我国首例新造船碳捕集系统试点工程,在1艘新造散货船上安装七一一所自主研发的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装置,开启我国首台套CCUS新技术新装备在新造船领域的应用。

  据悉,传统二氧化碳捕集技术普遍存在难以适用低浓度二氧化碳排气工况、能耗高及系统体积大等问题,很难满足船舶对后处理系统低能耗、体积紧凑等方面的要求,且相关技术及装备的设计应用缺乏标准规范,不利于船舶CCUS技术的成果转化及推广。面对这些挑战,七一一所项目团队先后突破低浓度二氧化碳高效复合吸收剂设计、低能耗二氧化碳解析分离、低温二氧化碳透平连动式液化和高密度存储等关键技术,在提高二氧化碳捕集率的同时,降低与缩小了系统能耗和体积,从而满足了实船应用要求。

  七一一所始终秉持支撑船舶低碳绿色化发展的理念,致力从“燃料端”到“排气端”为客户提供全方位船舶温室气体及污染物协同减排解决方案。近年来,在国内外并无成功案例可参考的背景下,该所依托自身雄厚的科研实力和技术基础,提前布局船舶CCUS技术研发,完成了可行性验证,获得了中国船级社(CCS)、法国船级社(BV)和DNV船级社颁发的原则性认可(AiP)证书,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CUS技术方案。

  在明确技术路线的基础上,七一一所还针对实船对高碳减排率、低能耗和体积空间的应用需求,聚焦高效吸收、低能耗分离、紧凑型低温存储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实现了多轮技术优化迭代,成功开发了船用CCUS系统样机,并完成试验验证。其技术指标达到了系统设计需求,实现了国内船舶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技术及装置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跨越式发展。

  七一一所与山东华宸租赁联合实施的我国首例新造船碳捕集系统试点工程,对于实现中国自主研发关键技术的成果转化及应用突破,占据航运绿色产业的技术高地,打造船海环保装备产业链和价值链,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和示范效应。

  据了解,根据协议,双方还将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合力承担国家有关部委重点研发计划指南的论证、申报和执行工作,从国家层面联合推动航运业碳减排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引领相关国家标准制定,支撑我国航运绿色转型;同时,积极布局推动构建二氧化碳捕集、储存、转移再到回收利用的碳循环链条,为大规模“绿色船队”的组建提供技术和装备支撑,引领我国航运业节能减碳产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全球航运业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碳减排,CCUS作为目前与船舶环境较为适配的碳减排技术手段,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七一一所从航运业减碳全局角度出发,在产品认证、产品开发、产品装船示范的过程中,与船级社联合向国际海事组织(IMO)提交多份提案,积极推动船舶碳捕集产品的国际认证和标准建立。

  山东华宸租赁是山东省唯一一家以航运金融为主营业务的省属国有企业,致力做“未来海洋产业金融引领者”。该公司实控船舶规模超400万载重吨,包括18万吨好望角型、8.2/8.5万吨卡姆萨尔型等各型散货船以及超低温冷藏加工船等,在行业内名列前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船舶报社
Copyright © right 中国船舶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党建园地
   第04版:金色码头
   第05版:产经专刊
   第06版:产经船海事
   第07版:产经上下游
   第08版:产经企业园
我国开启首例新造船碳捕集系统试点
我国制定集装箱“电子锁”国际标准获发布
超六成船运企业表示将引入ChatGPT技术
中国船舶物资公司打造智慧供应链平台显神通
中集海工船用膜法碳捕集项目启动
潍柴重机2022年实现营收34.55亿元
DNV授予中远海运智能集成系统世界首个D-INF(S)型式认可证书
中国船舶报产经上下游07我国开启首例新造船碳捕集系统试点 2023-04-07 2 2023年04月0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