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船舶报
07:产经行业风
我国船舶与海工专业20校最新排名揭晓

  本报讯 记者 张弘弢 报道  6月18日,高等教育专业评价机构软科正式发布“2025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排名包括836个专业,涉及93个专业类、12个专业门类。本报记者梳理排名发现,与去年相比,“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排名前两名的学校发生重大变化,哈尔滨工程大学超越上海交通大学位居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第一位,这也是自2021年以来哈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在“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首次位居榜首。

  据了解,“2025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的对象是开设学校数量至少达到4所的专业,而开设学校少于4所的专业被划分为“特色专业”,每个专业发布排名位列前50%的高校。今年共有1110所高校的30930个专业点上榜。专业综合排名位次为前2%或前2名的为“A+”专业。

  根据今年的排名情况,共20所高校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上榜。其中,哈工程和上海交大摘得“A+”;哈工程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以64.8分获得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第一名,上海交大的该专业以0.2分之差居第二名。天津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获得“A”,分列第三名和第四名;获得“B+”的有8所高校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分别是大连海事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海事大学。获得“B”的有8所高校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分别是华南理工大学、河海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宁波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集美大学、浙江海洋大学、长沙理工大学。

  此次发布的排名中涉及船海类的专业还包括海洋工程类的“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海洋机器人”专业、“智慧海洋技术”专业;交通运输类的“航海技术”专业、“轮机工程”专业、“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海洋科学类的“海洋科学”专业、“海洋技术”专业、“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电子信息类的“海洋信息工程”专业、“水声工程”专业;矿业类的“海洋油气工程”专业;水产类的“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等。

  值得注意的是,哈工程还获得“海洋机器人”专业、“智慧海洋技术”专业和“水声工程”专业的第一名。此外,湖南科技大学、浙江海洋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也分别获评这3个专业的“A+”。

  西北工大、浙江大学获评“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A+”;大连理工、中国海大摘得“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A+”;大连海事大学、哈工程获得“轮机工程”专业“A+”;大连海大、上海海大揽获“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A+”;大连海大、武汉理工摘得“航海技术”专业“A+”;中国海大、厦门大学获得“海洋科学”专业和“海洋技术”专业“A+”;中国海大、南京师范大学获得“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A+”;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夺得“海洋信息工程”专业“A+”;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摘取“海洋油气工程”专业“A+”;上海海洋大学、中国海大获评“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A+”等。

  据了解,“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中国大学本科专业排名。排名采用学校、学科、专业三层次专业竞争力评价框架,设置学校条件、学科支撑、专业生源、专业就业、专业条件5个指标类别和27项指标,对1200多所高校的6万多个本科专业点进行动态监测式评价。该排名旨在为学生和家长选择本科专业提供客观参考,也为高校的本科专业建设与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船舶报社
Copyright © right 中国船舶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党建园地
   第04版:应用天地
   第05版:产经专刊
   第06版:产经上下游
   第07版:产经行业风
   第08版:广告
把优秀人才吸引到船企中来
我国船舶与海工专业20校最新排名揭晓
协同定向培养 共育船海英才
探索高校AI3人才培养新范式
广告
广告
广告
济南昌林气囊容器厂有限公司
广告
广告
广告
欢迎刊登分类广告
中国船舶报产经行业风07我国船舶与海工专业20校最新排名揭晓 2025-06-27 2 2025年06月2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