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93000立方米超大型液氨运输船(VLAC)液货系统集成项目签约仪式在江南重工有限公司举行。此次签约不仅标志着江南重工液货系统自主集成业务首单落地,更标志着中国造船业历经多年研发,成功打破国外厂商技术垄断,正式进入VLAC液货系统集成这一高端船用设备领域。
近年来,随着全球加快能源绿色转型,液化气船的市场需求逐年增加。相较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等传统船型,液化气船在设计、建造等方面的技术难度更大,尤其是作为该型船核心设备的液货系统,长期依赖国外进口,给中国船舶工业的自主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为响应绿色低碳发展战略要求,突破核心技术壁垒,同时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江南重工于2019年开始进军绿色能源装备领域。
江南重工依托江南造船十余年深耕液化气船研发、设计、建造、调试、服务全链路的实践经验,通过与江南研究院深度合作,共同组建了一支17人的液化气技术团队。该团队拥有博士7人、高级工程师及以上职称技术人员12人,先后参与了PIL 1.4万TEU双燃料集装箱船项目燃气系统集成、JOVO 8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LNG)船液货系统集成、ADNOC 17.5万立方米LNG船液货及燃气系统集成等项目,逐步具备了大型LNG船、VLAC、超大型乙烷运输船(VLEC) 、巨型乙烷运输船(ULEC) 等多种船型液货及燃气系统自主集成设计与服务的能力,能够提供液货舱系统、液货装卸系统、液货辅助系统、再液化系统、燃气供应系统和中控安保系统等全部子系统的原理设计与模拟仿真服务,并且获得了再液化系统、不凝性气体处理装置、自动冷却系统等领域的多个发明专利,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体化技术解决方案。
为进一步突破液货系统自主集成的技术壁垒,推动核心设备国产化,江南重工已于2024年下半年正式启动低温实验室二期建设工作。该实验室将围绕虚实结合的理念,依托实际数据、理论模型和软件平台三大支撑,构建物理样机与虚拟样机的动态交互,形成计算、仿真、验证、培训四位一体的全流程实验能力,引领技术发展新趋势,持续推动液化气技术的创新突破,带动全产业链转型升级。
(南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