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吴秀霞 报道 近日,历时5天的第22届国际船舶与海洋结构大会(International Ship and Offshore Structures Congress,ISSC 2025)在无锡圆满闭幕。作为全球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领域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学术盛会,本届大会成功搭建了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吸引了来自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名顶尖专家学者、行业专家及国际组织代表齐聚一堂。
大会期间,16个技术委员会围绕海洋环境、载荷与响应、强度与疲劳、试验与仿真、设计方法与规范、事故后结构极端状态与全寿期风险评估、新材料应用与海洋空间利用、深海技术与海洋可再生能源、人工智能(AI)与数据应用等海洋技术领域的技术进展和热点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报告。各委员会代表和官方评论员、与会学者展开了深入研讨与交流,与会专家凝聚了广泛共识,为未来全球船舶与海洋结构领域的研究方向与技术路线图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届大会不仅聚焦前沿研究,也系统回顾与总结了过往3年的重要进展。大会表彰了16位来自世界各地的杰出学者专家,以嘉奖他们在委员会研究工作中的卓越贡献。除丰富的学术议程外,作为大会重要组成部分,主办方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联合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组织与会嘉宾参观了其先进的科研试验设施,系统展示了中国在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研发领域雄厚的科研基础能力、创新成果与工程化应用进展,有效增进了与国际同行的交流和了解,为未来拓展国际合作创造了良好契机。
ISSC 2025的成功举办与顺利交接,充分展现了中国在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不断提升的科研创新实力和日益增强的国际影响力。大会汇聚全球智慧,研讨前沿趋势,不仅为世界船舶与海洋工程界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能,也为推动构建更安全、更绿色、更高效的全球海洋业未来贡献了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