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吴秀霞 报道 近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官网发布《关于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江苏”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江苏水运基本形成“两纵五横”高等级航道网,长江干线横贯东西、京杭运河纵穿南北的“十字形”航道主轴;打造功能更加完善的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北翼,港口综合通过能力达到28亿吨,集装箱通过能力达到2100万标箱。到2035年,建成以长江干线、京杭运河为主轴的二级航道网;全面建成“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一流”的现代化水运体系,水运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意见》提出,为提升运输船舶现代化水平,江苏将着重从绿色船舶改造、标准化船型研发以及壮大海运船队三方面推进。在加快推动绿色船舶发展方面,要加快现有高耗能、高排放运输船舶的淘汰更新,提升运输船舶的整体环保质量和能效等级;稳妥推动现有航行于长江干线、京杭运河等中长距离、2000吨级以上的运输船舶实施应用液化天然气(LNG)能源的改造;推进纯电池动力技术在内河船舶应用,引导建造、改造内河电动船舶,推动在内河港口、水上服务区等建设充换电站,到2025年,内河纯电动船舶力争得到规模化应用。在加强高效适用船舶研究应用方面,要深化内河运输船舶设计建造一体化,提升专业化船舶设计建造和检验水平,加强智能环保、高新技术船舶技术研发,加快研发和推广120标箱以上集装箱、200标箱滚装/集装箱多用途船舶等大型化、标准化船型;推进120标箱、200标箱等海河直达船型研发应用;加快先进适用、安全智能技术在运输船舶上的应用,降低船舶安全风险和船员劳动强度。
此外,为加快推动水运绿色低碳转型,江苏还将强化“船港城”协同治理,重点关注船舶污水处理。统筹推进船舶水污染物收集、处置与属地城镇垃圾污水收集转运处置系统的有效衔接,逐步提升船舶生活污水接入市政管网处置比例,推动船舶含油污水、化学品洗舱水、残油(油泥)等上岸依法合规处置;建立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地方财政经费保障机制,实现船舶污染物的“应收尽收、应转尽转、应处尽处”。



前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