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船舶报
04:金色码头
尘封的信笺

  □ 刁晨璐

  那时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我的父亲,一个妥妥的“理科男”,一个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深耕一辈子的“直男”。从前,我很难想象父亲的浪漫会是什么样子。直到有一天,我收拾家里老物件时,发现了一支钢笔,我记得那是母亲送给父亲的礼物。40年前,父亲用这支笔参加高级工程师的外语考试,一举夺魁,为这份礼物赋予了特别的意义。偶然间,我在笔盒的夹层里发现一张折叠整齐的信笺,我的心跳开始加速,这,不会是“情书”吧?我小心翼翼地打开它,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行行父亲写给母亲的“情话”:

  这支英雄金笔

  是爱情之笔

  是力量之笔

  是胜利之笔

  是永恒之笔

  一九八六年二月七日(星期日)我拿着这支笔,这是爱妻——黎娜赠给我的笔,参加了高级工程师的外语考试,并一举夺得了全所第一名(96分)。

  这支笔将和我们的爱情、我们的胜利一起永载史册。

  这支笔也是我们爱情和胜利的纪念品。

  让爱情永远给我们力量、胜利和幸福吧!

  海龙

  一九八六年二月十一日

  父亲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很浪漫的男人。我眼里的他,工作时严肃得让人害怕,但在生活中却是一个既可爱又温暖的人。那时我们生活在三线的山沟里,日常用品比较匮乏,父亲会将平时发的粮票攒起来,只要有机会出差到大城市,就用这“小金库”给母亲“开小灶”。有了父亲的偏爱,我也早早地尝到了“父母爱情”的甜头。那时生活不比现在,很多东西有钱都买不到,于是父亲每次出差回来都会大包小包地往家扛一些日用物资,小到一颗大白兔奶糖,大到飞鸽自行车。细碎的日子在持续的离别与团聚中慢慢度过,而父亲也因此获得“家庭运输大队长”的光荣称号。

  父亲对外是个不苟言笑的工作狂人,对内却是个宠妻狂魔。有一次,母亲生病需要补充营养,可那时肉是每周供应一次,其他营养品更是难得一见。这时“理科男”敏锐的洞察力让他发现,当地农民有养鸡的习惯,既然买不到肉,鸡蛋也不错啊。于是在母亲生病的那段时间里,所里的人经常看到他一手拎着竹筐,一手拿着木棍,去山里的农户家里收鸡蛋。至于为啥收鸡蛋还要拿根棍儿,据说那时山里农户家都养狗,这是一根“打狗棍”,因此他又喜得一个称号——“丐帮帮主”。

  记得有一年,父亲外出参加试验,迟迟未归,母亲感到十分不安。由于当时项目的保密级别特别高,也不能随便打听。正在那时,母亲又接到父亲老家的电报,说爷爷去世了。我记得一向开朗爱笑的母亲那晚偷偷流了一夜的泪。后来没过多久,父亲安全回来,母亲第一时间为父亲安排好回老家的事宜,安慰着父亲,让他放心回老家,不用担心家里。虽然那时我还年幼,但那一幕一直刻在我的记忆里,那就是父母最纯真质朴的爱。

  在那个书信、绿皮火车、驿站、年节、蜜饯的年代,父母相互理解、相互扶持,从少年到白头。直到今天,父亲依旧是那个不会把爱挂在嘴边的男人。但他会在母亲做饭时笨拙地帮倒忙,饭后又变身洗碗机,谁也别想取而代之。他会用手机给我们拍照,记录下时间、地点,然后整理记录在册,写成日记。他说:“这都是美好的回忆,也是日积月累的幸福。”

  我想,父亲和母亲的爱情也许在我们这一代看来并不显得那样轰轰烈烈,但当爱情回归到生活,回归到自己所爱的人身上,依然会如夏花般灿烂。就像他在那封信笺中所写到的那样:“让爱情永远给我们力量、胜利和幸福吧!”

  作者单位: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〇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船舶报社
Copyright © right 中国船舶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党建园地
   第04版:金色码头
   第05版:产经专刊
   第06版:产经上下游
   第07版:产经行业风
   第08版:广告
尘封的信笺
稻穗低垂时
父亲的信
父亲的情书
玉米地中的守望
父母的“把式人生”
中国船舶报金色码头04尘封的信笺 2025-06-13 2 2025年06月1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