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船舶报
04:金色码头
父母的“把式人生”

  □ 李丽娟

  灶台腾起的蒸汽漫过厨房玻璃时,我总能想起父亲蹲在门槛上磨镰刀的模样。他裤脚沾着新翻的春泥,左手攥着油石,右手推刀的弧度像极了母亲纳鞋底时穿针的轨迹——这对总被邻里笑称“严丝合缝”的夫妻,用半生光阴把“过日子”磨成了彼此最默契的榫卯。 

  父亲这辈子最得意的“战绩”,是把门前三亩薄田耕成了村里的“样板地”。不过,他却总说母亲才是家里的“总把式”:天不亮就起床揉面的背影,能把粗面馒头蒸出麦香的魔法,还有给我和妹妹缝补校服时,在补丁上绣出小花的巧劲儿。“你妈啊,扛得起锄头,拿得稳针线,连哄你们写作业都有套‘把式’。”他蹲在院子里修理漏雨的棚顶,忽然对着正在择菜的母亲喊了这么一句,惊得母亲手里的豆角滚落在地——那个只会在田里闷头干活的男人,竟把日子过成了藏在细节里的赞歌。 

  去年秋收时,父亲往粮仓堆玉米袋的动作慢了许多。我发现他鬓角的白霜比往年密了,弯腰时腰板不再像年轻时挺得笔直。母亲偷偷塞给我一包父亲舍不得吃的钙片,“你爸说,现在扛麻袋没你妈腌咸菜的手劲大喽。”那晚我在厨房帮母亲烧火,听见堂屋传来窸窸窣窣的响动。透过竹帘缝隙,看见父亲正对着母亲的旧相册发呆,指尖轻轻划过母亲年轻时扎着麻花辫的照片——那个连结婚时都没说过“喜欢”的男人,正用指腹摩挲着岁月里的温柔。

  妹妹考上大学那年,父亲把攒了半年的票票偷偷塞进了她的行李箱。“城里饭菜贵,多带点。”他蹲在车站台阶上抽烟,烟头明灭间忽然冒出一句:“你妹小时候总说要当老师,没想到真成了。”烟雾模糊了他的眼睛,却藏不住嘴角的弧度。而我知道,他心里最骄傲的,是我和妹妹把他教的“诚实做人”写成了简历上的底色,把母亲教的“吃苦耐劳”熬成了职场里的底气。就像他总对来串门的邻居说:“我家两闺女,一个能写文章,一个能站讲台,比我种出千斤粮还体面。” 

  父亲床头摆着个磨得发亮的簸箕,那是他年轻时用竹篾编的。“簸箕要深,才装得住收成;人心要实,才扛得起日子。”他总用这话教我们做人。如今他常坐在门槛上,看母亲在院子里侍弄她的“宝贝菜园”——番茄藤攀着父亲搭的竹架往上爬,辣椒在晨光里泛着红,就像他们这辈子互相扶持的姿态:一个在前面开疆拓土,一个在身后默默耕耘,把柴米油盐熬成了彼此眼里的星光。

  端午节回家,听见父亲在厨房跟母亲念叨:“当年媒人说你‘能持家’,我还合计着‘持家’是啥本事,后来才知道,你是把日子过成了‘把式’,把咱闺女养成了‘骄傲’。”母亲笑着拍他的背,眼角的皱纹里盛着几十年的烟火。原来最好的情话,从来不是海誓山盟,而是一个一辈子学不会浪漫的男人,把感恩酿成了日常里的“笨拙告白”。

  暮色漫过院子时,父亲又蹲在门槛上磨那把镰刀。刀刃在夕阳下闪着光,像极了母亲缝在我校服上的那枚星星补丁。这对“一生要强”的夫妻,用半生的“把式”哲学,把平凡的日子磨成了我心里最亮的月光。所谓父母的爱,从来不是惊天动地的宣言,而是藏在“你真是好把式”里的认可,是“两闺女是我骄傲”里的温柔,是即便笨拙也要把日子过成诗的执着。

  作者单位:山西江淮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船舶报社
Copyright © right 中国船舶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党建园地
   第04版:金色码头
   第05版:产经专刊
   第06版:产经上下游
   第07版:产经行业风
   第08版:广告
尘封的信笺
稻穗低垂时
父亲的信
父亲的情书
玉米地中的守望
父母的“把式人生”
中国船舶报金色码头04父母的“把式人生” 2025-06-13 2 2025年06月13日 星期五